北京老城何以呈“凸”字形?

北京老城何以呈“凸”字形?

1991年,侯仁之再訪匹茲堡大學

中軸凸出,兩翼對稱

◎朱祖希(著名史地學者)

在中國歷史上,除卻長城而外大多數城牆都是呈方形或長方形,也有少數受諸多自然地理的條件或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而呈圓形,或鬥形的。但是,像北京老城這樣呈“凸”形的城,卻是歷史長河中的孤例。而其主要的原因,則是由於在明嘉靖年間加築了北京外城。

北京外城的修築

明永樂決定遷都北平,並在元大都城的基礎上拓展南城,即從原元大都城南城牆(今東西長安街一線)拓展至今“前三門(正陽門、崇文門、宣武門)”一線,而最終完成用磚包砌,則是在明正統年間。這也就是後來的北京內城。當時的南城牆之外,僅有東西遙相對應的天壇和山川壇兩大建築羣。

北京外城的修築,是明嘉靖年間的事。據《明世宗實錄》載,還是在明成化十一年(1475年),定西侯蔣琬即提出過擬修外城的事,但未被採納。至明嘉靖三十二年(1553年),西北告警,羣臣奏請增築外城,並說:“古者有城必有廓,城以衛民,廓以衛城,常也。若城處居民尚多,則有重城。凡重地皆然,京師尤重。今城外之民殆倍於城中……宜築外城。”有的更搬出:“太祖皇帝肇基南京,京城之外復築土城,以護居民,誠萬世不拔之基也……”何況,南城之外,還有皇帝要去祭祀,行大禮的天壇、山川壇也需要護衛等等。後嘉靖採納了羣臣的奏請,命相度興工修築。原計劃先修南城,再往北與原元大都土城相接,形成一個大的圍合,護衛北京內城。但不想由於朝廷財政拮据不得不作罷。所以只修了南面的一部分,即日後所見的外城,並闢正南的永定門、左安門、右安門;東面的廣渠門、西面的廣安門,還有北側的東便門、西便門。

這樣,北京城就形成了人們在後來所看到的,中國都城發展史上獨一無二的,呈“凸”字形的城牆。

北京外城的重要性

都市全技能大师

外城修築之後,雖沒有內城的城牆那麼高大雄偉,卻護衛了內城,且承擔了作爲帝都所在地的其他功能。特別是清兵入關併成爲“京師”,實行“滿漢分治”之後,外城承擔了許多如城市居民、會館、商業、娛樂等功能。

永定門位居北京城南大門的重任,東面的廣渠門則成了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碼頭,特別是在明朝初把皇城牆東移,將一段運河水路攬入城中之後,南來的船隻無法直接進入積水潭中,廣渠門的大通橋便成了實際上的碼頭所在。前門大街以東是當年商業會館(行業會館)的集中分佈地,明朝京城的稅關就設在崇文門裡。

西面的廣寧門(後改稱廣安門),更是“萬國朝宗,四方會歸”天下十八省所隸以朝覲、謁選、計諧、工賈來者,莫不遵路於茲”。明清兩代的數百座士子會館幾乎都集中分佈在廣寧門裡的宣南地區。所以,清乾隆帝說:廣寧門西接盧溝(橋),“是門爲中外孔道,尤不與它等”。

北京外城兩塊城磚的歷史文化價值

圖輯/UBA男籃季軍戰 虎尾81:72勝世新

1979年夏,美國匹茲堡大學訪華團一行17人來到北京大學,與有關專業的教授分組進行了座談。就在座談行將結束的時候,旅華團的一位負責人委婉地表達了一個願望:北京是舉世聞名的文化古城,現在作爲新中國的首都,又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新氣象,而舊日的城牆也拆除了。想來一定有不少的城磚留下來,能不能由北京大學贈送一塊給匹茲堡大學,作爲兩校之間文化來往的一個紀念呢?

北京城牆上拆下來的舊城磚何止千萬,居民住戶都可以隨便使用。但是,如果作爲一件禮品送往國外,還必須得到主管部門的批准……經過一番努力之後,有關部門終於找來了兩塊帶有文字的城磚。並決定由北京大學贈送給匹茲堡大學。

星級評論/紅豆生南國尋幸福人生…「去有風的地方」浪漫深意

就這樣,這兩塊北京城磚通過海運寄到了美國。後來,侯仁之先生應邀到美國講學並來到了匹茲堡大學。當他看到供在專用櫃中的兩塊城磚時,專門爲師生講了城磚上的銘文:大明嘉靖三十六年窯戶王保造,即是說這兩塊城磚是公元1557年造的,也就是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以後的第65年。就在這時,展廳裡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和讚歎聲。

桃市辦公空間少「印表機不夠放」 民代促設新行政園區